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灣仔區(5) - 水兵聖地


很多軍艦都會停泊在添馬艦海軍基地和海軍船塢,即灣仔海旁,海軍一般會「上岸」消遣,以住美國指定香港為美國海軍的渡假地,因此灣仔便跟「水兵」拉上了很大的關係。初時的春園街而至後來駱克道一帶,都發展成為了「水兵」上岸尋歡地。



自海軍船塢拆卸後,經多年後才發展至
現在見到的金鐘和灣仔大佛口一帶。昔日有多座為海軍消遣的建築物,亦隨着新發展而被消滅了。

Sailors and Soldiers Home

1850
年代,由英國及美國的Methodist Church分別開始在中國傳教,並為駐港英軍提供宗教服務,在灣仔海旁建有Sailors and Soldiers Home



1929年循道衛理教會在灣仔軒尼詩道和晏頓街交界建成新Sailors and Soldiers Home ,海陸軍人之家,俗稱水手館,提供駐港英軍人士一個食、宿、康樂活動、及祈禱的地方。1989年水手館被拆御。到了1992年,建成酒店,現時的衛蘭軒。 

China Fleet Club


前身為
皇家海軍駐港餐廳Royal Naval Canteen


早於1900年由香港商人與駐港皇家海軍籌集資金建成。1929年餐廳被拆卸,1934年重建完成,命名China Fleet Club, 海軍俱樂部。日治時期,海軍俱樂部被日軍改作成日本海軍司令部。1945年海軍俱樂部被皇家海軍重新佔領,到1980年,海軍俱樂部搬至新鴻基中心作臨時會址。



直至1985年,搬回告士打道 38 興建成26層高的新大樓。華人置業於1980年代後期購入該大樓,並於1994年易名為愛美高大廈,大廈於1995年中完成翻新工程,2000年再改名為現時的美國萬通大厦(Mass Mutual Tower)。

Sailors and Seamen's Mission Building



位於告士打道40號,是昔日位於舊海軍俱樂部旁的另一座建築物,在1933年建成。這建築物跟海軍無關,本是教會為海員提供住宿及教會服務的地方。是現今尖沙咀海員之家/海員俱樂部,The Marina’s Club的前身。日治時期遭嚴重破壞後復建,70年代後期搬離港島。這所由「海員傳道會」成立的海員俱樂部,分別於尖沙咀及葵涌設有會所,專為訪港及本地註冊海員提供服務。


後註:
說到海軍俱樂部(China Fleet Club),在維基和一些(抄襲) 網頁或網誌上,都見到這個可笑的句子:
「香港曾是英軍在遠東地區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主權移交前很多皇家海軍水兵落船後都會去到蘭桂坊旁邊的海軍俱樂部(China Fleet Club)。」
相信大家都知道,蘭桂坊在中環,而海軍俱樂部(China Fleet Club)則在灣仔,風馬牛不相及的地方,雖然相隔不遠,用「附近」還可,用「旁邊」,未免過份了罷!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添馬艦海軍基地(HMS Tamar)

近期有部份港人拉起港英殖民地旗遊行去,當他們緬懷昔日的殖民地時代,有否記起曾經保衛香港的英國皇家海軍呢?




講起英軍,就想起添馬艦,這個名字消失了但建築物仍在的地方。


 


1842
年中英兩國簽署《南京條約》後,英國皇家海軍進駐香港。並在香港島以北設置基地,名為添馬艦海軍基地(HMS Tamar)。1979年,在基地加建了威爾斯親王大廈。





添馬艦海軍基地經常為多個英國皇家艦隊作正常停舶基地。英國皇家遊艇畢列顛尼亞號載著皇室成員訪港時,亦停舶於此,已故前王妃戴安娜訪港時亦曾在添馬艦的泳池暢泳。



79-80
年落成的威爾斯親王大廈



安妮公生抵埗添馬艦



前王妃戴安娜在添馬艦



當年英首相載卓爾夫人訪添馬艦



英國皇家遊艇畢列顛尼亞號


1993年,海軍基地移到昂船洲政府船塢的昂船洲海軍基地。到了19974月,因臨近香港回歸而關閉。


這個地方,現已叫作「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中環軍營」。



最早期的添馬艦海軍基地



初期望向九龍的香港島海旁,左邊可見添馬艦海軍基地

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灣仔區 (4) - 填海

灣仔海岸線歷年不停的隨著填海外移。開埠時(1941),灣仔的海岸約線,就是位於今天的皇后大道東。



由軍器廠街向東望皇后大道東

1855年,為了舒緩平地不足及興建馬場,遂填平摩理臣山西邊的低地,即跑馬地鵝頸澗一帶,稱為「寶靈城」。



1888年灣仔 - 海軍船塢的軍器廠(軍器廠街)至觀察角(天樂里)


1889-1903年,當時政府認為維多利亞城(中環) 的人口過度稠密及衛生環境惡劣,便提出大規劃填海增加土地以作重新規劃,範圍由西營盤的屈地街到中環的誨軍船塢新壋土地共95英畝。


昔日灣仔街道


直至1921-1930年間,中、上環的土地發展空間出現飽和,政府便將填海範圍擴至灣仔,進行大規模灣仔填海工程,歷時九年,將海岸線推至告士打道一帶。工程在1929年完成,灣仔面積因而增加90英畝。新增的街道包括軒尼詩道、告士打道、謝斐道、駱克道、分域街、盧押道、柯布連道、史超域道、菲林明道及杜老誌道等。



建造大道東時倒進海中的沙土成了新的土地,新的海岸稱為海旁東,即今日的莊士敦道。這就是香港最早的填海工程之一。到了
1902年建造香港電車時,電車路即設在海旁東。1922年起的,並建造了軒尼詩道、駱克道等街道,灣仔的面積因而增加90英畝。



昔日灣仔的電車路在海旁,圖為舊日灣仔警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65年至1972年,為配合紅磡海底隧道及港島區的道路網及社會對公共設施的需求,政府展開另一大型填海工程,範圍伸展至今日的會議道、灣仔碼頭一帶。



昔日的告士打道

目前,最後的填海工程,於
1994年正式動工,主要為建造會議展覽中心而提供土地,至會展新翼在九七回歸前竣工。

 

參考: 楊穎賢. 《文化·地方·人情 灣仔風物誌. 香港: 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樂事務委員會、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和香港小童群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