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灣仔區 (三) 玉虛宮+藍屋

提到灣仔的古蹟,最多人關注的,都是藍屋、南固台鬼屋、洪聖古廟等,而一座北帝廟,多時被人忽略了。

 

位於灣仔隆安街的北帝廟,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物,原名玉虛宮,是灣仔坊眾於清朝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集資建成的。


 


今日特地到訪玉虛宮,行程得經過石水渠街,因它就位於石水渠街尾堅尼地道對落一處。


 


從大道東入石水渠街,便即見藍屋。因為它外牆油上藍色,故被稱「藍屋」。藍色並非它的原本外牆顏色,據說當年地政署進行修葺工程時,剛巧油漆工人只有水務署用剩的淺藍色油漆,於是就把大廈的外牆髹上了這批油漆,因而自此就被坊間稱為「藍屋」。


 


藍屋原址曾是一所「華佗醫院」,亦有稱為「灣仔街坊醫院」。1886
年關閉後,改為用作供奉「神醫華陀」的廟宇。1920年代拆卸後興建現在的四層高建築物,地下再作為「華佗廟」以供奉華佗作紀念。華佗廟後來被黃飛鴻徒弟林世榮姪兒林祖開設的武館取代。到了1960年代,林祖的武館再改為其兒子林鎮顯的醫館。




再上轉入慶雲街,見到一幢戰前唐樓,原來就是另一個保育建築「黃屋」,黃屋樓高三層,屋頂鋪上凹面瓦磚,外型充滿歐陸情懷,早年原是一間買賣茶葉的茶館。

 


 

再上到街尾處,便見到聖雅各福群會(紅黄色建築物),在石水渠街公園旁邊,公園隔鄰便是玉虛宮,即灣仔北帝廟。


 


玉虛宮初建時,背山面海,環境十分清雅。全盛時期在二次大戰以前,每逢北帝誕,坊眾演劇誌慶,均是萬人空巷。大戰以後,灣仔地區不斷發展,昔日開闊的明堂,皆被高樓阻擋。而該區的漁民已從事其他工作,善信便大為減少,可是,
流傳下來的歷史背景很多,始終是所極具參考價值的古廟。



↑玉虛宮前的古榕樹


玉虛宮基本設計屬四合院形式,廟的正脊飾有雙龍,
由主殿、三寶殿、龍母殿及財神殿組成。主殿供奉的是北帝(玄天上帝),因南方的水從北方而來,所以廣東人亦拜北帝。廟內歷史文物頗多,北帝銅像是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的古物,兩個銅鐘分別於18621883年鑄造。


 




由於環保問題,廟內不准信眾燒衣。內裡佈局華麗,廟內面積很深,單以廟內的空間計算,應是全港最大的。當時(1862),要建成這種大型廟宇,民間的集資能力要很高,所以明顯是由一班富裕商人參與籌集資金建成的。正門石牌片上刻着的「玉虛宮」,是由當時九龍協(九龍城寨)副將張玉堂用拳書寫上(拳書,即以棉布包裹拳頭沾墨題字)。廟頂上有很高質素的石灣陶瓷裝飾,日神和月神也是精雕細琢,並不是一般民建廟宇的貨色。


 


北帝廟終日香火平平,在200910月尾的一個星期,却被一名韓國籍怪婦「進駐」,每日到北帝神壇前大跳扇子舞,由早跳到晚,並沒有理會信眾及職員的勸喻,更聲稱是北帝爺及觀音派她到來,要廟宇管理人將廟賣給她接管,本港便可盡除豬流感等疫症。廟方疑她精神有異,逐去報警,並由韓國領事館派員到場協助翻譯溝通,將她送院檢驗。


 


事過境遷,玉虛宮(北帝廟)仍不為區外市民注意。

灣仔區(二) 春園和石水渠

1920年代灣仔

 

上回講過,開埠初期的灣仔被稱為春園,因為商人甸地在此建一私邸春園別墅,範圍由灣仔道伸展至大王東街。春園旁有两座建築物,先後用作港督的行轅。春園內有一個由石水渠街引入水源的小湖,湖上可划舢板,所以後來春園消失後,開闢的街道就叫作春園街、舢板街(三板街)等等。


到了1910年間,春園街連同軍部放棄而售出的三板街一帶,發展成為一個妓寨區;那裏稱為「大冧巴」妓寨,每間都以舖首的大門牌號數「number」作寨名,數十座樓宇內的華洋妓女,都是「服務」外籍嫖客為主。到了1932年,政府首先取締這一帶的「大冧巴」妓寨,妓寨於630日被飭令停業。


在春園街鄰近的大王東、西街、交加街及石水渠街一帶,住有不少洋妓,妓寨被取締後,她們便廹於在莊士敦道一帶流竄,暗營醜業。


↑約1925年春園街大冧巴華洋妓寨及尋芳客



1905年的皇后大道東,由大佛口望向大王東街一帶

 

 

引水入春園的小湖的石水渠,是一條直伸延出海旁東(即莊士敦道龍門酒樓旁)的小河。

 

1851年,小河旁的醫院山腳下開闢了灣仔道。石水渠所在的「石水渠街」以東包括隆安街、吉安街、慶雲街及景星街的土地在1862年公開拍賣,分別由印度、英國及一位中國人彭華投得。土地用以興建住宅和工場。1865年,坊眾集資在此一帶興建了玉虛宮。1872年間,在慶雲街與景星街交界處(現時的「藍屋」)亦築起過一座華人開設的醫院。

 

在這一帶街道的以東接近堅尼地道的地段,曾遍設木廠,工場及印染廠等。

 

石水渠街以西的地段有一可容四十人的公廁,於1915年改建為灣仔郵政局(現環保軒),其西鄰有一間三號警署,於1903年被拆卸,旁邊有一迪龍里,內有濟公廟及綏靖伯廟,還有一間位於巷口的林宏隆玻璃廠(創辦於1880年),除郵政局外,這一帶現在已變成胡忠大廈。

 

石水渠在百多年來為這一帶的地標,1920年後才陸續被封平。

 

石水渠街的尾段,有一坐聖雅各兒童會,即聖雅各福群會的前身。

 

↑約1910年的石水渠街,左面為現在聖雅各福群會的會址,中間可見水渠



60年代石水渠街,左面可見「藍屋」


↑舊灣仔郵局


 
 
 
 
 
 

灣仔區(一)

 
灣仔區位於香港島,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均收入最高,同時亦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口第二低的一區。



灣仔區東接東區,南接南區,西接中西區,北部水域是維多利亞港。灣仔區由11個小區組成,包括渣甸山、大坑、銅鑼灣、樂活、跑馬地、鵝頸、愛群、軒尼詩、修頓、大佛口及司徒拔道。

 

早期的灣仔,並沒有包含這麼多小區,版圖沒到那麼遠,只是現在大家還慣叫「灣仔」的一部份。

 

試想一想,灣仔區中的渣甸山、大坑、跑馬地及司徒拔道,都是歷史以來的富豪區,怎不令灣仔區成為人均收入最高的一區呢?

 

今日的灣仔區甚麽都有,高樓商廈、星級酒店、古今民居、豪宅大舍、街市和露天市集;還有演藝學院以至風月場所等等。各式各樣的民生都可在這一區看到。這裏雖然有摩天商厦,但因為商業區皆向填海一帶發展,無需大量拆卸舊樓,所以有些舊日的建築得以保留,使灣仔成為一個有豐富歷史的社區。

 


↑昔日還是漁村的灣仔,山坡則有耕地↓


灣仔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是開埠時「
四環九約」中的「下環」。1881年,政府正式命名為「灣仔」。灣仔這名字是「小海灣」的意思。開埠前,灣仔已有人居住,大部份為漁民。他們居住在今日皇后大道東的「洪聖廟」一帶。當時,灣仔的海岸線亦在洪聖廟附近。這個灣仔就是居民捕魚的主要地方。


↑1857年船街

開埠不久的皇后大道東




1840
年代,英國人到來以後,附近很快就開始發展。廣東鴉片商,寶順洋行東主顛地Lancelot Dent)在春園街建了一私邸Spring Garden「春園別墅」,範圍由灣仔道伸展至大王東街。別墅內有一小湖供划舢板之用,水源由石水渠街引入。Spring本來的意思是指花園內的噴泉,後來被人譯為春天,亦成了春園。春園別墅吸引了很多歐洲人到來居住。附近的汕頭街廈門街等,亦成為儲存貨品倉庫。而船街麥加力哥街則為停泊及維修船隻的碼頭及船塢。後來顛地破產,春園亦於1867年消失。華人亦開始搬入。

 
1894年海軍船塢



 ↑華人居住的春園街


↑昔日灣仔郵政局


↑1930年,前望皇后大道東


↑初期的大佛口,Daibatsu (大佛行)就在右角


↑↓大佛口的晏頓街,三角禮拜堂已存在


在春園以西的三街附近是香港首家發電廠的舊址。灣仔道以東、活道一帶,昔日是個叫摩理臣山有的小山丘,這裏本是一個石礦場;直至戰後,石礦被開採完畢後,當局將摩理臣山夷平。現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摩理臣山分校仍保留一角石牆為紀念。

↑後期的摩理臣山

 
 
↓得以保存的古績